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7集课程复讲 |
郎海涛学长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7集提纲 1. “借人物,及时还,后有急,借不难”的含义是什么? 2.“信”的含义是什么? 3. 五伦关系是指哪五伦? 4. 古代的师生之间如何守“信”? 5.什么是“君臣有义”?如何落实“君臣有义”?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7集复讲 1. “借人物,及时还,后有急,借不难”的含义是什么? 我们借人家的东西,念念要想着什么时候该还,要很谨慎。人家借给我们东西,对我们有帮助,对我们有恩。我们不能准时还,就太没有道义。明朝时,郑濂跟大户人家借书,答应十天以后归还,结果该还书的那天下了大雪,郑濂冒雪还书,大户人家很感动,很佩服,以后家里的书欢喜地借给他。 借人家的东西都这么谨慎,往后他人就很欢喜把东西借给你。我们的社会信用是要自己一点一滴经营出来。 借人物,及时还,一来维持自己的信用,二来念念想着别人借东西给我们,给我们帮助,不忘对方的道义、恩德。
2.“信”的含义是什么? “信”是会意字,左边一个人,右边一个言语。讲的是人要言而有信,守信用。 这个“信”,除了守信的意义之外,还有一个含义,信义。还有一个延伸意就是指道义、情义、恩义,也就是用现在话讲叫义务,就是做人的本分,做人的义务。 3. 五伦关系是哪五伦? 圣人的学问,不外乎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。最根本的是学会做人。五伦关系是指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
4. 古代的师生之间如何守“信”? 在古代师生也是父子伦,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 老师教学生一定要言而有信,才能把学生带得心服口服。那学生答应老师的事也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到。 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,七十二贤人,孔子去世的时候,弟子们结庐守孝三年,是对老师恩义、道义的表达。子贡守了6年,一位做生意,遗憾没有亲手送老师走,又再加三年。 还有明朝的左忠毅公念念想着为国家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、保护人才,史可法念念想着老师的教诲,念念想着报效国家,念念想着报达师恩。两人的师生情谊留下佳话。
5.什么是“君臣有义”?如何落实“君臣有义”? 在上为君者要君无戏言,说话算话。臣子答应君王的事,也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到。双方都有义务、道义、情义。 尧帝遇到两位臣民因天旱无粮偷盗被捕,说我自己没有德行致使天旱无粮百姓受饿,是我自己没把人民教好,让士兵把自己抓起来。他这一份至诚之心让全国人民感动,起而效法,不久天降甘露。 大禹治水八年,三过家门而不入。战战兢兢不敢懈怠。 君臣关系在现代就像领导者与被领导人的关系,领导者对于被领导者有一种道义,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也要有一种恩义。领导者有一颗仁慈之心,处处为被领导者的生活着想,那被领导者也会常常能用忠心感领导者的恩德。就是“君仁臣忠”。 领导者第一个念头应该是为员工谋福利,绝对不能是只为自己的荷包。 孟子讲过“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雠”。 一个企业、一个团体出了问题,领导者要负比较多的责任,领导人要反躬自省。为人部属应该也是要念公司、念领导者的恩德,尽好自己本分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